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是如何核定的
【问题】: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是如何核定的?
【解答】:根据《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6号)规定,税务机关应当根据定期定额户的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行业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核定定额,可以采用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一)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二)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三)按照盘点库存情况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四)按照发票和相关凭据核定;
(五)按照银行经营账户资金往来情况测算核定;
(六)参照同类行业或类似行业中同规模、同区域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核定;
(七)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定额执行期的具体期限由省级税务机关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定额执行期是指税务机关核定后执行的第一个纳税期至最后一个纳税期。
热门文章
- [5241]·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
- [4149]· 广泽清明期间组织踏青活动
- [3835]· 从事代理服务的企业其作为营业
- [3721]· 实物期权评估指导意见(试行)
- [3721]· 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 [3712]· 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
- [3637]· 解读内控审计报告——兼谈与财
- [3583]· 由于市场原因企业存货价格降低
- [3518]·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7号--函
- [3510]· 关于《北京等8 省市营业税改征